新闻中心
消费金融积极探路“可互动”式服务五金作为一位职场新人,你能想象有一天自己持有的某个证书,甚至包括普通话等级证都有可能作为“信用”凭证,来增加自己的额度吗?
事实上,已经有非银金融机构在进行这样的探索。据记者了解,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蚂蚁消金”)近期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,发布了“小红花”智能实时交互式风控系统,该系统运用在花呗这一产品中,能够支持近20种证书。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用户,上传相关证书,就有机会提升花呗额度,如此实现额度“可互动”。证书,比如普通话等级证与个人信用有联系吗?为什么可以提升额度?
带着问题,记者对行业多家机构进行了采访,采访中发现,进行“自主互动式”增信探索的消费金融公司已不在少数。
“普通线元额度。”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提额截图。“羡慕了,我的四级证书就给了400元。”“为什么我的普通话证书一分钱都不涨?”网友纷纷留言评论。
《金融时报》记者发现,在各类社交媒体上,“花呗提额”这个话题讨论度很高,很多年轻人在里面“晒”提额。
“某社交媒体上,今年相关线万条。作为非银金融机构,能否接纳和采信更多材料,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,这是过去一年我们在思考的问题,用户考的各类证书,虽然属于‘碎片化信息’,但如果能有效识别,同样可以成为机构对用户更加信任的依据之一。”蚂蚁消金首席风险官林嘉南表示,“至于证书的真伪识别,那就得考验一下我们的风控能力了。”
“在这个过程中,数据时效从动态到实时,数据来源从被动获取到主动交互,数据属性从强金融属性到弱金融属性,这是一个较大的变化。”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“‘小红花’系统的额度互动功能在消费金融行业是一次有益的尝试,也是消费金融服务更加个性化、智能化的表现。”
据《金融时报》记者了解,中原消费金融在旗下柚卡App中上线了“信鸽”系统,客户可以通过智能交互,自己补充账单、银行流水等资料,实现度自证信用;招联消费金融推出数智化“自服务”体系,其中,“自信”服务支持客户提交个税、公积金、收入、各类账单等多种品类证明,实现“自主增信”;马上消费金融将心理学理论与大模型相结合,使大模型能够感知人的情绪,并据此调整交互方式,这一技术在养老机器人项目中得到应用。
“10年前办理,还是人与人面对面。现在,与你‘交谈’的很可能是机器人。”林嘉南告诉《金融时报》记者,“我们将消费金融数字化进程提炼为三个阶段,即自动化、数智化和实时化交互。”
采访中,一些数字化转型较快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回顾2024年行业变化时,普遍提及一个词——“实时交互”,主要用于智能营销交互、数据决策支持等场景。据不完全统计,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,大数据、光学字符识别、检核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最广泛,运用机器人实现流程自动化的消费金融公司约占半数。
例如,招联消费金融通过AI语音助手高效指引,40%的客户能够在传统机构无法提供服务的时间完成自助认证和审批,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障碍操作,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捷度进一步提升。
“举个例子,一些体量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,一天可能有1亿笔客户提款、百亿元级的支付流量,如果说每天1亿笔的并发要在几十毫秒中获得对每一个个体的支持,这就需要科技的底层突破和探索。”一位业内人士介绍。
“我们将度数据进行结构化整理,通过大数据算法给用户提供更高效、优质的服务。‘信鸽’系统能显著提升信贷审批的效率和准确度。”中原消费金融柚卡产品负责人表示,“通过‘信鸽’提供相关资料后,用户的等待时间明显缩短。”
“公司自主研发的大模型‘天镜’,经过460天的持续优化与迭代,正式推出了2.0版本,在金融安全、大数据决策以及人机交互等方面均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和价值。针对大模型生成式AI带来的安全隐患,也研发了对抗学习技术,全方位提升了金融风险防护能力。”马上消费常务副总经理蒋宁介绍说。
据林嘉南介绍,此次“小红花”系统主要是解决过去在材料识别过程中真假难辨、材料面窄、难以调用等困难。通过AI技术实现精准识别多模态的材料,准确率达到96%,验线%。同时,机器学习让更多“冷门”证件能被应用,并在交互上确保用户良好的体验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把技术运用在更多产品和服务上,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对自身额度和消费的主动管理,传递金融健康理念。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到现阶段,每一个客户获得恰当的服务,比单一做大规模要好很多。
“我们提供的‘互动式’服务不仅体现在用户可以交材料涨额度,也可以主动调低自己的额度。用户通过‘账单助手’可设定消费预算、进度提醒、账单分析等功能,引导用户理性消费。”林嘉南介绍说,“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自己的专业性,替用户把握住‘油门’‘刹车’,但用户可以自己掌握方向,拥有更多自主性。”
“公司推出‘自愈’体系,是通过创新贷后管理方式,帮助逾期客户实现‘自我治愈’。这一体系将‘主动找客户’的传统贷后模式进化为‘客户主动找’的新型贷后交互模式,不仅为客户排忧解难、呵护信用,也能让客户感受到尊重与关怀。”招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蒋宁则表示,当前,消费金融市场迈向存量竞争、良性创新和平衡发展阶段,消费金融公司更应立足专业化、差异化定位,借助创新技术和工具,提供更加合规、高效服务的同时倡导金融向善理念。
扫一扫关注我们